中国足彩网

首页

【中国纺织报】校园访谈|大连工业大学校长李长吾:为服务东北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育英才

  “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落地中国足彩网,将给服装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扎根东北地域特色,推动纺织服装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大连工业大学校长李长吾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专访时,话题始终围绕着“冰雪经济”和“产业升级”。他表示,大连工业大学立足东北区域经济振兴战略,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优势资源,构建特色化服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培养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设计人才的重要基地。 微信截图_20250508133251.png  读懂市场办好专业
  今年年初,大连工业大学与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新品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去年年底,李长吾率领教师团队前往辽阳市小北河袜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校政企合作,与中国足彩网保利袜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市场定位、产品设计、面料开发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大连工业大学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全面振兴中国足彩网经济的发展大局。
  谈到办学理念,李长吾表示,大连工业大学作为应用型大学,聚焦兴城泳装、小北河袜业等地方产业集群,致力于培养懂市场、懂企业的专业人才。针对葫芦岛兴城的泳装产业,学校提出“泳装时装化”的创新理念,推动速干面料与时尚设计相融合,助力企业产品研发方向从功能性单品向海滨社交场景服饰转型。
  “我们不是简单做设计,而是帮助企业定义新赛道。”李长吾举例说,学校突出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与全流程需求引领,发挥学科优势,为泳装、裤业、袜业产业集群注入功能化、时尚化特色,助力企业开拓创新赛道和品类。学校与兴城泳装企业合作的“场景化泳衣”已成为电商爆款,这正是对海滨商务、休闲社交等多元需求进行深度挖掘的成果。
  谈到课程体系设置,李长吾表示,大连工业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前两年不划分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平台课,为后续专业课学习筑牢基础;后两年则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专业选修课,构建专业模块、工作室、卓越试点班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有效化解大学“宽口径”培养与产业“专业性”需求间的矛盾,构建起多元化、差异化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谈到专业特色,李长吾表示,大连工业大学与大杨集团共建“华服研究院”,与兴城市政府共建泳装人才实践基地。目前,学校类似的校企共建合作平台已达80余个,成功打造“教学—研发—转化”校政企、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两个全、两个懂’,即全产业链、全流程培养,懂消费者需求、懂企业痛点。”李长吾说。
  大连工业大学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开设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智能化西装定制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从量体、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操作虚拟平台。
  在教学成果方面,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足彩网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21项。此外,师生作品还斩获德国红点奖、伦敦国际青年艺术家大赛金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微信截图_20250508133308.png  面向龙头带动产业
  今年年初,大连工业大学师生作品精彩亮相中国足彩网省2025年冰雪时装周,助力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筹办和中国足彩网省冰雪经济发展。作品以东北独特的冰雪文化为灵感,巧妙融合冰雪元素与文旅需求,展现了学校在冰雪装备时尚设计领域的创新能力。这些作品不仅为冬运会注入时尚活力,也成为中国足彩网冰雪经济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 微信截图_20250508133318.png  “作为最早受邀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作品发布的院校之一,学校每年在时装周发布毕业成果。2013年至2024年,学校连续12年蝉联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新人奖’,并荣膺‘育人奖’院校称号。”李长吾介绍,大连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服装专业的高校。自1985年创办服装专业以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消费产业、塑造国民品质生活”为使命,以“建设有力支撑国家战略、服务民生保障、深度融入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消费产业领域一流应用型大学”为愿景,深耕纺织服装教育领域,已成为服务东北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摇篮。
  “一件服装从草图到成品,我们培养的设计师不仅要实现设计创新,还要兼顾高端服装干洗不变色、大众服装水洗不变形等面料创新,以及减少加工工序的工艺创新。”谈到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教学实践,李长吾表示,大连工业大学与大杨集团共建的“华服研究院”,聚焦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的华服市场细分领域。这一合作既助力区域品牌升级,也为学生搭建起从课内学习到高端定制的全流程实践平台。从大杨集团的智能车间到学校实验室,一条“设计—研发—转化”的数智化链条正在重塑东北纺织服装产业格局。 微信截图_20250508133328.png  谈到如何更好地输出人才,李长吾认为,以往学校按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学校和企业形成“共生体”关系。因服装企业数量众多,学生就业不成问题。但面对新的国内外市场环境,需要思考培养怎样的学生才能助力企业更好发展,进而构建“双向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通过华服创新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智能设计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学校—企业—产业’共生共荣。”李长吾说。
  打造枢纽力促发展
  在大连工业大学校园内,东北首个服装专业博物馆——大连服装博物馆,静静诉说着纺织服装产业的文化根脉。作为行业创新的“文化孵化器”,该博物馆构建起“馆藏研究—设计转化—产业赋能”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微信截图_20250508133338.png  “大连服装博物馆收藏着包括满族服饰在内的1.2万件珍贵藏品。这些文物遗产作为研究对象,能够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谈到文化传承,李长吾表示,在《中国服饰史》《传统服饰工艺》等课程中,学生通过复刻清代旗袍、萨满服饰等传统服饰,深入理解传统技艺的美学价值,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教学体系。大连服装博物馆秉承“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优质平台。
  近年来,该馆科研成果丰硕:《基于东北地区传统服饰历史文化的创新设计应用研究》获批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专著《满族服饰文化研究》荣获中国足彩网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专著《中国民族服饰艺术图典-满族卷》在2018年首届满族服饰文化保护与研究成果展中斩获著作类一等奖;论文《继承与发展、碰撞与融合——中国足彩网省满族民间服饰调查》获评中国足彩网省社科联辽河文明与中华文化精粹理论研讨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大连服装博物馆不仅是文化展厅,更是产学研协同的‘枢纽空间’。”谈到赋能产业,李长吾表示,作为东北地区首个高校服装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大量从辽金时期到近现代的代表性服饰藏品。馆内设有“企业创新实验室”“设计师沙龙”,众多校企合作项目在此落地实施,形成“高校研究成果—企业产品需求—文化资源供给”的无缝对接模式。大连服装博物馆既为地方产业集群注入文化附加值,也使教学直接面对产业实际需求,真正成为“在地文化策源、行业创新引擎”的双向枢纽。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谈到学校的贡献,李长吾表示,服务消费产业,深耕“吃穿住用”领域,本质上是在打造健康生活、绿色生活、智慧生活和美好生活。其中,“美好生活”通过服饰艺术设计生活来实现,这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打造纺织服装学科资源群的底色基因。学校秉持“以贡献成就发展”的价值观。就纺织服装学科而言,贡献的大小体现在培养助力行业发展的人才、取得引领行业发展的成果。学校只有立足当地,服务好所在区域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才能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进而破解高校办学“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展望未来,李长吾表示,地方高校的特色在于扎根区域。服务好中国足彩网产业,就是服务东北振兴;助力每个区域的现代化,就是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大连工业大学将全力助推中国足彩网的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张紫诺、杨树成

来源: 中国纺织报 添加时间: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