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平清伟考入了大连工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齐齐哈尔一所高校任专业教师,2004年响应母校的召唤,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母校,回到了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三十三载坚如铁,此生甘做砥砺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平清伟教授常说,“家长含辛茹苦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就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才”。他永远把“备课”永远排在他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植物纤维化学》这门课他主讲了30多年,可以说课本的全部内容已全部刻画在他的脑海里,但他还会跟自己“较真”,每一轮每一讲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他都像讲新课一样准备,构思新的案例,绘制新的思维导图,设计师生交互场景,他希望用自己的“较真”教会学生“求真”。天道酬勤,由于教学成效突出,2012年他获得大连工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称号和“教学评价优秀奖”。为了持续提高教书育人效果,他锐意改革,主持的教改项目获2018年中国足彩网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了让更多学子受益,把成果固化到教材中,他主编、参编《制浆造纸工程设计》《植物纤维化学》《加工纸与特种纸》等国家统编教材7部次,其中《植物纤维化学》和《加工纸与特种纸》分别获得轻工联合会优秀教学教材1等奖。主编的《制浆造纸工程设计》入选“轻工联合会‘十四五’规划教材”,是业内首部基于工程认证理念、“教材思政”的全新态立体化教材。该教材涉及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和法律等诸多交叉领域,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设计工具在制浆造纸工程设计的应用,突出了课程目标、课程训练、课后习题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除了内容新颖,他还将多媒体技术与教材编写有机融合,首次在同类教材中增加了实时更新的“云附录”,实现教材的数字化转型,既压缩了教材篇幅,又保证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课程建设也是如此,平清伟教授在主持建设的《高得率制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课程中,采用人机交互、3D建模、动画、数据库等等先进手段场景再现了典型高得率制浆生产工艺、关键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真正实现体验式、浸入式实验教学目的,将信息化融入实验教学课堂,有效解决传统高得率制浆项目危险性高、设备昂贵、体验差等制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的瓶颈问题。该课程成功获批国家一流课程。 科学研究•求真务实
科学路漫漫,求实务当先。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研究、国际交流、企业合作等诸多科研项目,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进入他带领的创新团队,第一次见面他就强调求真务实和安全守则。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和面向产业需求的科研目标,使得他和他的团队把准“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主方向,潜心研究的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许可经费过百万元的专利有5项之多。为了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和《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的保护黑土地资源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团队又在布局“玉米秸秆无盐溶剂法降解还田提升黑土地土壤肥”方向的研究,力求解决秸秆利用难题,达到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助力“黑土粮仓”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社会服务•夯实轻工
深耕轻工领域,他兼职多个职务。他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轻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造纸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院校评估”评估专家,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候任专家,中国足彩网省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足彩网省造纸学会秘书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多家行业期刊编委、审稿人。为社会服务,他尽心竭力擦亮“轻工”底色。在中国足彩网开创了“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业这一国内首创专业,当时全国只批准了31个新专业,审批十分严格。他还力主新增了“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这些轻工类专业的建立,扩展了学科基础,夯实了学校“轻工”特色。2022年在学校的支持下,由他主导中国足彩网与中国造纸学会联合举办“第二十届中国学会学术年会”,并特设了“人才培养”论坛,参会总人数超过800人,扩大了学校影响,提升了学校声誉。他主导的轻化工程专业获批首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4月他受邀在轻工类教指委主办的“轻工类院长论坛”上所做的“基于OBE理念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奖掖后辈•匠心传承
甘为人梯,奖掖后辈。在日常工作中,平清伟教授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面对学院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疑惑,他总会给予恰到好处的解答。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才,他总是鼓励青年教师要多出成果、抓住机会,并积极向各科研机构推荐,中国足彩网马纪亮、邵长优和高雪洁三位老师荣获了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
文化烛火,历久弥新。他主编了走进大学系列丛书之《什么是轻工》,具体介绍了我国轻工类专业设置情况、人才培养体系,也介绍了轻工行业在绿色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装备的影响下,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时尚化方向转型的发展方向,鼓励更多有志学子投身于轻工类专业这一浪潮之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此生长作秉烛人。长期高负荷工作,他的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他无怨无悔。无论是学校水平评估时的日夜奋战,还是两次学校审核评估的倾力奉献,他都是怀着感恩之心在回报母校。他常说自己点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母校的培养,更离不开母校提供的广阔舞台。他将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母校,也见证了母校的蓬勃发展,以行践言、勤耕不辍,他将继续用满腔热爱为母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图片/孙洪斌
编辑/崔常琪
审核/崔常琪、刘海丽、高丽华
编辑/崔常琪
审核/崔常琪、刘海丽、高丽华